这样的隐者真没见到过,有这隐者生活态度之部分的人,我们也见得不多。像孔子的不知老之将至;庄子随世沉浮、陶渊明纵浪大化;虽有入世出世之异,也有超越时空限制主宰真我之同。二者得兼,是为神人,即所谓“以出世之心,而为入世之事”。
杂诗 王维
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
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未?
来日:指动身来这里的那一天。绮窗:雕饰着精美花纹的窗子。
著花:著(zhuó)花,开花。寒梅开花了吗?
【评析】 这是王维《杂诗三首》中的第二首,三首诗皆是“淡中含情”的精品。另外两首如下:
家住孟津河,门对孟津口。常有江南船,寄书家中否。
已见寒梅发,复闻啼鸟声。愁心视春草,畏向阶前生。
这三首诗似乎是一个整体,第一首写江南的游子流落在河南洛阳孟津,看到门前家乡来的船,船上却并没有熟人,既没有家乡的音书寄来,也不曾寄得家书回去,家乡只是在一日日的想念之中。突然,有客人从故乡来了,于是有了第二首诗。“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”有多少话、多少事想向你问询。然而最想知道的却是,你来的时候,那雕花窗子前的梅花开放了吗?
第三首也许是客人的回答,而我更愿意理解为是诗人面对洛阳的春天而发出的感慨。“如今在洛阳已看见寒梅开花了,更听到春鸟的啼鸣。忧愁的心最怕看到那春草,一天天蔓延着逼向阶前。而此时此刻,故乡的风物又当如何呢?”三首诗都用家常口头语,却写出一种缠绵深婉的思乡之情。
以平常口语入诗;以问话入诗;而且只问梅花,即小见大,“以微物悬念,传出件件关心,思家之切”(清宋顾乐《唐人万首绝句选》)。这些都是这首小诗的独特之处。
罗宗强先生在《唐诗小史》中,曾将此诗与初唐王绩的《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》做了比较。王绩逮着家乡来的朋友从朋友子侄、旧园新树,一直问到院果林花,仍然意犹未尽,“他把见到故乡人那种什么都想了解的心情和盘托出,没有经过删汰,没有加以净化。因此,这许多问,也就没有王维的一问所给人的印象深”。通过这一比较,足以显示出“王维是一位在意境创造中追求情思与景物的净化的高手”。
而且诗人对梅花的独赏也颇让人寻味,对梅兰竹菊的执着,其实是对理想人格的坚守与执着。正如有论者指出:“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。虽然饱经沧桑,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。”
梅花 王安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