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子:即有若,孔子的学生。焠(cuì):烧。古书记载,有子看书时,担心自己睡着了,用火来烧手掌。
好:喜好。这里的意思是如果对读书好之乐之,自然就不必烧烤手掌。
至人:荀子心中最完美的人。
浊明:外明而内暗。这里指那些对道认识肤浅的人。外景:指如火日之类。下文的“内景”指如金水等。景,光色。
清明:内明而清。这里指完全认识了道的人。
纵其欲:意思是从心所欲。纵,当为“从”。
无为:不刻意去做,不思而得。
无强:不勉强。
从前在石穴中有一个人,名叫觙。他为人善于猜谜思考。耳朵听到声音,眼睛看到颜色,就扰乱了他的思考,蚊子的声音,也会搅乱他的沉思。于是要避开蚊子的声音,独居精思才能想通问题。如果像这样思考仁,能说是明白了道的精微之处吗?孟子担心败坏自己的名声而休妻,可说是能自强于修身的了,但不能说考虑得很周到;有子看书时担心睡着了,用火烧手掌,可说是能自我克制了,但不能说对读书有足够的爱好;躲开耳目欲望,避开蚊子的嗡鸣,可说是能小心戒惧了,但不能说达到了认识道的精微的程度。能做到认识精微者,就是至人啊。到了圣人的境界,又何须自强、自忍、自危!所以说,那些没真正掌握道的人,像火一样,只是外表明白,而那些真正掌握了道的人,像水一样,那是心里清亮。圣人从心所欲,尽得其情,治理一切都很合理。又何需自强、自忍、自危!所以仁者推行道,并不刻意去做;圣人推行道,不必勉强去做。仁者在思虑道时,是恭敬的,圣人在思虑道时,是乐在其中的。这就是治心的根本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