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兰山一本作“万山”《
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兰山:一本作“万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湖北·襄阳府》:“万山在襄阳县西北十里,一名方山,一名蔓山,一名汉皋山。”张五:身世未详。“北山”、“隐者”二句:南朝陶宏景《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》:“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”此二句用陶宏景诗意。“天边”、“江畔”二句:薛道衡《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》:“遥原树若荠,远水舟如叶。”此二句用薛道衡
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
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
兰山:一本作“万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湖北·襄阳府》:“万山在襄阳县西北十里,一名方山,一名蔓山,一名汉皋山。”张五:身世未详。
“北山”、“隐者”二句:南朝陶宏景《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》:“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”此二句用陶宏景诗意。
“天边”、“江畔”二句:薛道衡《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》:“遥原树若荠,远水舟如叶。”此二句用薛道衡诗意。树若荠: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矮小。洲如月:当作“舟如月”。
重阳节:阴历九月初九。
【评点】 喻守真《唐诗三百首详析》:题目是“寄”,当然是相望而不可见。从兰山望到北山,所以说相望,望了只见归村的人,不见张五,所以特地寄了这首诗,约他到重阳节载酒同来登高。这首诗是望而不见,前面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,是寻而不遇,意义虽别,结构相同。首四句写登兰山去望张五,先点张五,次点登山。五六两句点“秋”字。七八两句是望见山下的人,以衬出不见张五。末了用“何当”一转,结出自己的希望,就是说明所以要寄诗的意思。仍以“重阳节”照应“秋登兰山”,章法很整齐。其中“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”两句,向来认为是浩然的名句。(第19页)
夏日南亭怀辛大
孟浩然
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。
散发乘夜凉,开轩卧闲敞。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
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。
感此怀故人,终宵劳梦想。
辛大:孟浩然之同乡朋友。
延伸阅读:
- 鉴别正版CD的十条方法 让你不再花冤枉钱[图]
- 分享通用开瓶盖的小窍门 让你不费力气打开难以拧开的瓶盖[图]
- 欲贪欲许慎注“竞驱也”按即赛马善于下棋的人不想先夺取胜利不担[图]
- 籝者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也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、二斗、三斗者茶[图]
- 六祖呵斥道顶礼头不触地与不顶礼有何不同?你心中肯定执着于一个[图]
- 三陟穷晨暮朝朝暮暮尽在跋涉中度过三陟《诗经·周南·卷耳》有“[图]
- 根柢称为柢 . ,雕谓之琢 参见 . 和[图]
- 本篇摒弃了世俗关于“宝”的概念主张以道德为宝文章一开始就提出[图]
-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兰山一本作“万山”《[图]
-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“背水一战”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喻有“[图]